第(2/3)页 袁军俱无斗志,四散奔走,大溃乱窜。 时值李翊正于乌巢整顿人马,见着南方声势大噪,便知大战已经开始。 急上马来,对诸军士喊道: “全军听令,速速上马。” “准备击敌!” 一声令下,赵云、张绣、公孙续各自上马。 众骑士绰枪提刀,直奔南杀去。 袁军被盟军一路驱杀,忽闻得北面蹄声如雷,见大队骑兵杀来。 更是披甲不迭,落荒而逃。 十余万袁军,在被李翊军与河南军两面夹击之下,硬生生冲散了。 袁绍单衣幅巾上马,长子袁谭后随。 身边仅剩得八百骑,直往黎阳而去。 袁军大溃,尽弃图书、车仗、金帛。 盟军追赶之余,不少士兵停下抢夺辎重财物,生怕被对家得了去。 曹操、刘备引军追杀了十数里,血流盈沟。 直到再捕捉不到大部袁军,又见天色将晚,这才鸣金收兵。 各自安营,大飨军士。 官渡之围终解! 李翊引军回到大营,曹操、刘备各领文武出来迎接。 “……此役能够大破袁军,子玉功不可没!” 刘备拍了拍李翊的肩膀,一脸欣慰地说道。 李翊侧过身子,指了指身后跟随自己拼杀了一夜的将士们,道: “若无众军士舍命,纵翊再有胆识、算无遗策,也是徒劳无功。” “他们才是此战真正的英雄。” 众军士无言,皆感动不已。 那一瞬间,只觉得浑身的伤痛都是值得的。 随后,曹刘邀李翊一同入营,痛饮庆功酒。 “李先生用奇兵,破袁绍于乌巢,来来来。” “俺提议,大伙儿一起敬先生一杯!” 张飞捧起酒坛,走至李翊跟前。 除行军打仗之外,酒局活跃气氛这事儿,他很是擅长。 更何况,李翊是徐州人。 当着盟军将士的面儿,太长他们徐州军的脸了。 而曹营这边, 以曹洪、夏侯渊、于禁为首的宗族武将、异姓武将都纷纷举起了酒盏,站起了身来。 经过这将近大半年的时间相处,曹营众人终被李翊的人格魅力所折服。 尤其乌巢这一战,众人无不佩服李翊的胆识与魄力。 若设身处地的换位思考,他们扪心自问,是否敢冒这样的险,又是否能将信念贯彻到底,打到最后。 那还真得打一个问号。 就连曹操、刘备两位主人翁也站起了身。 “不错,此役官渡大胜袁军。” “若无子玉的筹谋划策,关键时刻的果决,奇袭乌巢。” “我军断不能有此大胜。” “来!我等一齐敬李先生一杯!” 当曹操、刘备都牵头敬酒时,李翊在盟军中的威望瞬间来到了至高点。 被这么多双眼睛看着,全都是各个部门的高层人物。 这引起了李翊一些不好的回忆。 木秀于林,风必摧之。 李翊也并不想沉浸在众人的溢美之词之中,只举起酒盏,澹澹回道: “翊荷蒙重托,敢不效死力?” “今日之大胜,非属我一人,乃全军将士之功也。” 言讫,便将杯盏中的酒水一饮而尽。 众将士一怔,他们原本想着官渡之战打了这么久,大伙好不容易熬到胜利。 都等着李翊这位河南总督,发表长篇感言。 怎么这才总结两军,就草草收尾了? 不过,李翊都把酒喝了,众人也不好落后。 纷纷道一声“请”,便将酒水一饮而尽。 张飞想着,俺们先生于兄长有大功,哪里是一杯酒能够受的? 正欲开言,再向李翊敬酒。 李翊忽然调转矛头,谓众人道: “此役能够大胜,翊还想向诸位举荐几位功臣。” “若无他们,我军断难有此大胜。” 一听李翊要亲自提名,点名表扬功臣了。 众人立马正襟危坐,纷纷期待李翊点自己的名字。 “……诶,你说,大都督会不会提我?” “~嘁,你算哪根葱?大都督要提也是提乃公的名字。” 有将领窃窃私语,无不希望李翊点名表扬的是自己。 要是当着这么多人被表扬,不说回头被主公升职加薪。 光是这脸面就得赚足,回家都能跟老乡吹水好几年。 “此人,正是曹公旧友,吾之至交——” “南阳许攸,许子远!” 李翊在席间,大声说道。 众人闻言,目光齐齐落在李翊身边的许攸身上。 “……唔,他便是许攸?” “看他的相貌,平平无奇啊。” “……哼,听说这厮原是袁绍属下,一个降将,也配骑在俺们头上?” “就是就是,俺们在战场上舍生忘死,浴血拼杀,也没见着这人有甚作为。” 众人窃窃私语,都对许攸指指点点,颇有微词。 许攸也察觉到了,他知道这是李翊在帮自己造势,好将他引荐给曹刘。 当下也决定好好表现一下子,乃清了清嗓子,站起身来,对众人拱手道: “……惭愧惭愧,南阳许攸,蒙李郯侯错爱。” “这才与诸位携手,并力破了乌巢。” “可喜,可贺。” 严格意义上,现在战事还并未结束。 兼之许攸又是初来乍到,当下也不敢太得意忘形,说话还是比较谨慎的。 众人见许攸态度还算诚恳,这才不再抱怨。 “诶呀,子远!” “吾便知是你啊!” 曹操最先站起身来,跑上前抱住许攸。 “此前闻得军报,说是有人助李郯侯破了乌巢。” “吾一猜,便知是你!” 人逢喜事精神爽,曹操见着老朋友,也是喜出望外。 抱着许攸,连连拍打他的后背。 刘备见李翊如此敬重这位许先生,当下也站起身来,向许攸拱手表达感激之意。 “多谢许先生相助!” 许攸见曹操、刘备都如此礼遇自己。 受宠若惊之余,悬着的那颗心也总算放下。 他本就是河南人,当初跟着老大哥袁绍到河北创业。 谁能想到,在后半生又再次回到河南来。 李翊在举荐完许攸之后,见他与曹操、刘备两个人聊得正起兴。 又开始引荐张绣等部众。 张绣见曹操在此,心想早晚是要面对的。 遂主动来到曹操面前,向他作揖道: “……曹公。” 他这人嘴笨,又不太会说话。 贾诩便在侧帮他说道: “君子不念旧恶,曹公有霸王之志。” “固将释私怨,以明德于四海。” “岂会念及旧日之恶?” 曹操闻言,抚须笑道: “……哈哈哈,正如文和先生所言。” “吾岂是小肚鸡肠之人,今将军于吾穷途时来投。” “操感激尚且不及,又怎会怪罪将军?” 此话一出,曹营诸皆面面相觑。 尤以曹氏、夏侯氏为首的武将,面色十分难看。 “……啧。” 夏侯渊气得咬牙切齿,狞声道: “若非此辈,大公子又怎会……?” “……嘘,别说了,曹公还在那边呢,小声些。” 值得一提的是, 在很多游戏、影视剧中,宛城之战爆发后,许多曹营武将都在惋惜典韦。 但事实上,只有曹操是“独泣典韦”。 其他所有人,惋惜的都是曹昂。 张绣倒未太注意曹营众将对自己的不满,只是见着曹操果然如贾诩所言,没有念旧仇。 悬着的那颗心才总算放下。 “绣从前年少无知,日后再不敢与曹公为敌。” 张绣当即向曹操纳上自己的投名状。 曹操见此,趁势说道: “吾闻将军有一女,年已及笄,尚未婚配。” “吾子曹均,亦尚未娶妻。” “若是将军有信不曹某之处,不妨你我两家联姻,永结秦晋之好。”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