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“古人云,有朋自远方来,不亦说乎。” “今曹使既来求见,见之一面又有何妨?” “如若说不通,再将之逐出关外,亦无不可。” 马腾闻言,仰头大笑。 “吾儿言之有理,未知韩兄觉得如何?” 韩遂只淡淡一笑: ““既然孟起贤侄都如此说了,便见一见这曹使罢。” 言讫,即命傅干入内。 “仓曹属傅干,见过两位将军。” 没有多余的废话,傅干干净利落地与二人见了礼。 韩遂冷声问: “汝来此何为?” 傅干开门见山答: “特来为河南做说客。” 哈哈哈…… 此言一出,在场有不少人都发出了笑声。 他们虽然都是些武夫,没甚文化。 但也知古来说客,大多牙尖嘴利,弯弯肠子极多。 哪有上来就露底牌,没有丝毫委婉的? 韩遂见傅干如此直愣,心中也想欺负一下他。 这些西凉武人,就喜欢欺负老实人。 乃宝剑出鞘,面露凶光,厉声叱道: “汝可知我等已投了袁公!” 傅干淡淡答,“未知也。” 韩遂语气更重: “我西凉军已举众向袁公投诚,今汝既为曹刘而来……哼!” “吾军中正缺一福物,正好拿汝头来祭旗!” 他们这些西凉武将本就是说杀就杀,没有那么多顾虑。 底下有不知情的人,便纷纷起哄,扬言要将傅干推出去斩首。 不想傅干此刻却表现的异常冷静,面对咄咄逼人的西凉众将,反倒仰头大笑。 “……哈哈哈哈哈!” 韩遂面上罩了一层寒霜,咬牙骂道: “汝听明白没有?我等要将你推出去斩首。” 傅干笑声未绝,“干死不足惜,只是笑汝等将有祸事而不自知。” 韩遂一怔,转头与马腾对视了一眼。 马腾便问:“我等有何祸?” 傅干目光逡巡一圈,见左右武将却拔刀在手,恶狠狠地瞪着他。 乃淡淡地对马腾、韩遂二人说道: “公等既是要听我明言,奈何左右摆下刀斧手之阵。” “此岂是待客之道乎?” 韩遂沉吟半晌,乃一挥手,示意众人把刀剑收好。 “刀斧尽已撤去,现在先生可以明说了罢?”韩遂问。 傅干点了点头,这才正步走出,语重心长地说道: “古人有言,顺道者昌,逆德者亡。” “今曹司空、刘将军,共奉天子于陈,诛暴灭乱,法明国治。” “上下用命,有义必赏,无义必罚,可谓顺道矣。” “袁氏背王命,驱胡虏以陵中国。” “宽而多忌,仁而无断。” “兵虽强,实失天下心,可谓逆德矣。” “今将军既事有道,不尽其力,阴怀两端。” “欲以坐观成败……” 傅干一针见血指出马腾、韩遂二人欲作壁上观的想法,故语气中带有几分戏谑。 “……干只恐两位将军成败既定,奉辞责罚。” “将军先为诛首矣。” 傅干的意思也很明确,告诉马腾、韩遂。 你二人想坐上看虎斗,就慢慢看吧。 等战事结束后,河南方面可是要给你们二位来个三族消消乐的哦~ 此言一出,马腾、韩遂皆面有惧色。 他二人到底还是西凉武人出身,有着与其他武人一样的缺点,缺乏政治头脑。 面对傅干的言语恐吓,二人一时间竟真的被唬住了。 也没来得及细想其中关节。 周围也没个像贾诩一样的谋士,为二人分析。 就这样被傅干牵着鼻子走,完全进入到了他的节奏中去。 而傅干的话却还在继续: “……智者转祸为福。” “今曹司空、刘将军与袁氏相持,而高干独制河东。” “李子玉虽有万全之计,却不能禁河东之不危也。” 将军诚能引兵讨援,内外击之,其势必举!” “是将军一举,则断袁氏一臂。” “解一方之急也。” 傅干微微一笑,接着道,“诚如是,不论是曹司空、还是刘将军都必重两位将军。” “将军功名,竹帛不能尽载也。” “唯两位将军审所择!” 傅干一字一顿地劝谏马腾、韩遂仔细考虑。 如果说前面一段话,还是劝马腾、韩遂该怎么站队。 而后面一段话,则是连具体的战略部署都给二人布置好了。 就是让他们出兵河东,攻打高干所在的并州。 也就是傅干的原话,“断袁氏一臂。” 可不能小看这股力量。 一旦西凉军牵制住了并州军马,这将能极大缓解河南西线压力。 反之,不仅曹操疲于应付两路军马。 就连刘备都不得不抓紧时间,向兖州投放援军。 不然袁军一旦从关中南下包饺子,曹操根本抵挡不住。 静。 一片安静。 过了许久,还是马腾率先起身,走到下面握起傅干的手说道: “先生之言,振聋发聩。” “腾敬从教!” 虽然西凉此时是马腾、韩遂共治。 但当马腾做出站队这么重要的决定时,却并未问过韩遂意见。 反而是自己便做决定了。 “……呵呵,马将军是做了明智之举呐。” 于是又看向上面的韩遂。 此时的韩遂也是骑虎难下。 答应吧,自己还没考虑好。 不答应吧,那边马腾都已经应下了。 “兄长还在犹豫什么,机不可失!” 马腾出声跟着傅干一起劝。 韩遂无奈,只得起身拱手说道: “愿从公言,与曹司空、刘将军并力讨贼。” 马腾为了表示自己的诚意,又对傅干问道: “曹司空,刘将军是否已经动兵?” 傅干点头,“干出使前,河南已经开始举兵北上,愿将军勿要延误战机。” 马腾一扬眉,正色说道: “既如此,我即刻遣吾子马超,领精兵万人。” “令庞德副之,即刻西取并州,为河南助力!” …… (本章完)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