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“将军乃朝廷敕封的汝南太守,合该据有汝南。” “袁术乃是无端侵占将军的领土,将军切不可为虎作伥。” “趁早归顺朝廷,助刘将军与曹司空合力讨贼,乃是于国有大功。” 李翊的话语还在传来,对吕布持续输出。 吕布面色大惭,当即问道: “布该如何做?” 李翊嘴角微微翘起,勾起一抹浅笑。 “将军可自回城中去,今晚约三更举火为号。” “先杀张勋,然后打开城门,放我军进入龙亢。” “事若就,我主将会表奏将军为右将军,赐金印紫绶。” 吕布闻言大喜,张大嘴巴问道: “先生此言当真?” 东汉的四方将军是平级的,吕布若是封了右将军,几乎也是跻身于朝廷高位了。 “翊从不大言,说到做到,若将军果能助我汉朝廷打下龙亢,合该赐金印紫绶。” “现如今朝廷中枢钱粮吃紧,无有好金,翊愿拿出自家金子给将军做印章。” “国家没有紫绶,刘将军特意取下自己的紫绶送给将军。” 话落,将一条紫色的绶带交给吕布。 吕布诚惶诚恐地双手接过,忙道: “布深受皇恩,自当报效朝廷。” “请李先生放心,今晚三更咱们便举火为号。” “到时候布会打开城门,放刘将军的人马进城。” 李翊微微一笑,“如此便有劳将军了。” 正说间,耳畔忽然传来阵阵马蹄声。 乃是张勋派遣出的骑兵部队,来追赶吕布。 领头之人,乃袁术帐下部将,任东城令,戚寄是也。 戚寄勒马,高声冲吕布问道: “吕将军,公并无张将军军令,怎敢擅自出城?” 吕布沉声回道: “吾奉袁将军之命,来助张勋守城,张勋无权令我!” 你! 戚寄面色一变,深知吕布有虓虎之勇,余众皆不敢近前。 又见他与李翊攀谈,想问又不太敢开口。 只以目视之,上下打量一眼李翊。 其余军士大多不识李翊,亦举目远远看他。 李翊见此,只是淡淡一笑,高声叫道: “汝诸君欲观李郎耶?” “吾亦犹人也,非有四目两口,但多智谋耳。” “可叫张勋早日献城,但有迟疑,身首异处矣。” 众人闻说是李翊,皆面有惧色。 李翊不理诸人,只朝吕布拱一拱手,道: “愿将军勿忘今日之言。” 话落,领着众骑,勒马回阵。 这是李翊埋下的最后一颗钉子。 当着张勋部将的面,刻意与吕布亲密交谈。 如此一来,不管吕布最后是否真的会反张勋,两人之间也要相互猜忌了。 见李翊走远,戚寄等人这才催马赶至吕布身前,问道: “吕将军适才和李子玉聊了些什么?” 吕布淡淡答: “非谈军事,只谈徐州旧事耳。” 戚寄闻言默然,还想追问些什么,吕布已经催马返回阵中。 戚寄不好再过问些什么,与吕布等人返回了龙亢。 早早地将今日之事,告知张勋。 张勋蹙眉,诧怪道: “吕布此去,与李翊攀谈甚久,不聊军事,但聊旧事。” “何也?” 戚寄谏言道: “吕布此前兵败于兖州,曾短投于徐州。” “彼时刘备接济其粮秣、人马,加恩甚厚。” “且两人并无仇怨,今与我等合力守龙亢,未见出力。” “怕是早已私通刘备,专欲害将军。” 张勋闻言,惊道: “诚如是,吾不早图,早晚为吕布所害!” 话落,又对戚寄问道: “我带人杀之,何如?” 戚寄摇了摇头,“吕布骁勇,不易轻谋。” “可先带人试探其心,若其果真私通刘备,然后杀之有名矣。” 张勋欣然同意,带了几十名精壮武士,来找吕布。 吕布闻说后,自觉不安。 命魏续、成廉各领十人,俱持刀兵,侍奉左右。 自己则带着陈宫来见张勋、戚寄。 两军对峙,张勋瞪一眼吕布身后众人,沉声问: “白日,吕将军与李子玉聊了些什么?” 吕布眉心微蹙,目光一深,沉声答: “只聊徐州往事,未聊军务。” 张勋一挑眉,厉声道: “今两军交战,安得不聊军务?” 眼前气氛愈加紧张浓烈。 吕布眉心深蹙,只觉心绪万端,乃出声道: “李翊不言,吾何独言之?” “今袁公遣我来助将军守城,将军奈何疑布耶?” 张勋大声喝叱: “汝与李翊私通款曲,欲暗中勾害于我。” “当我不知耶!” 话音方落,身后众武士齐齐拔剑。 魏续、成廉见状,亦纷纷拔剑。 吕布略有心虚,暗想他与李翊约好三更举火为号,不宜现在起冲突。 只得硬着头皮答: “本无此事,奈何构陷于我?” 陈宫见此,乃出面劝阻,为众人解和道: “想必此中是有误会,李翊此人诡计多端。” “故意相请,欲使我两家猜疑。” “将军切不可中李翊之计。”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