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他们心态肯定是产生了变化的了。 于是当夜,李翊又命人作书,写作纸条,射入城内。 这次的书信内容不是许以高官厚禄了。 而是列举袁术的种种罪状,并且言说了他们徐州此次是奉了朝廷旨意出兵。 提高了军队的正义性与神圣性。 反之将袁术列为反贼,汝等士兵要是帮助袁术守城,便是形同叛逆。 要是等刘将军攻破了城池,可是要给你们来个三族消消乐的哦~ 这也是李翊惯用的鞭子与果戏法。 只要投了,就升官发财。 要是不投,那就是死路一条。 可以想象,这前后落差会对守城士兵造成何等的心理影响。 更重要的是,一传十,十传百。 大家都在讨论徐州军开出的优厚条件。 而恰此时,李翊又建议刘备暂时将包围圈后撤。 等于是给了守城士兵一个出城投降的机会。 这么明显的暗示,一下子让守城士兵产生了侥幸心理。 中间已有少数人偷偷溜出城池,向徐州军投诚。 人数虽然不多,但这时一个好兆头。 李翊即重赏了那些冒死溜出来的士兵。 更杀人诛心的是, 次日, 李翊命那些溜出来,被赏以高官厚禄的士兵将校们,亲自到城下去劝降。 一来扰乱守城兵士士气,二来证明投降是真的有好处。 绝对跟你们的老板袁术不一样,刘老板有钱他是真给,绝对不会开空头支票。 一时间,龙亢城内躁动不安。 张勋也意识到了,任由这种躁动情绪蔓延下去,龙亢迟早会丢失。 当即见招拆招, 先命人将射进城中的文书,当着众士兵的面,一把火焚尽。 然后下令,之后再有徐州人射进城里的文书,一律不准拆开来看。 否则按军法从事。 最后, 张勋亲自在夜间蹲守,看看有没有想要趁夜潜逃出城,找李翊投降的。 一连蹲了两夜,终于被张勋逮到了八个人。 张勋大喜过望,即命全城大小将校过来,问罪这八人。 然后当着众军士的面,将八人全部处斩。 还把他们的头颅用吊绳拴着,挂在城门之上。 张勋扬言说: “我要让他们亲眼看到,我是如何击退刘备的。” 张勋毕竟是袁术手下大将,基本上接住了李翊这一套攻心之势。 一番雷厉风行过后,总算暂时摁住了城内躁动不安的情绪。 一连两日,都没有士兵跑出去向徐州军投诚。 刘备见状,乃找到李翊说: “龙亢守将,似已稳住城中军心。” “如今为之奈何也?” 李翊安抚道: “主公勿忧,种子已经埋下,岂是能轻易摁住的?”“明日可遣军士继续攻城,试试城上守备如何。” 刘备从其言,于次日再次领军攻打龙亢。 城上袁军,依然在奋力抵抗。 杀至日落,各自罢兵。 刘备与李翊商议道: “今日吾领兵攻之甚急,观袁军守势。” “至少仍需一月才能下。” “只是若果真到如此地步,恐寿春援军已至。” “我大军被耽于此地也。” “我欲走陆路,绕过龙亢,去攻下蔡,军师看是何如?” 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无一错版本! 在刘备看来,一定要分清主次矛盾。 他们来淮南不是来攻城略地的,是来讨伐袁术的。 最终目标是袁术的治所寿春。 只要淮南水晶爆了,其余袁术的城池也便似无头苍蝇一般,不足为虑。 李翊摇了摇头,否决了刘备的这个提议。 “今我大军在龙亢围困数日,眼看就要破城,岂可中道而废?” “况走陆路,哪有水路方便。” “一众粮食运输,皆可自沛县,走涡水运至,损耗甚小。” “况且若果真绕路先攻下蔡,则寿春援军旦日可到。” “龙亢守军亦可出兵,绕袭我军后背。” “此举过于冒险,还是稳扎稳打,先可龙亢为善。” 李翊劝住了想要绕袭的刘备。 刘备同意继续攻打龙亢,但还是表达了自己的担忧: “左近石料渐尽,龙亢城高池深,极不易取。” “军师何以断言城池不日将下?” 李翊嘴角微微翘起,露出一抹浅笑。 “白日我观城上吕布,不时以目与我对视,中有迟疑之色。” “兼之其所领部众,射矢渐稀,抵抗甚不出力。” “我料其必心生犹豫,故不肯力战。” “待明日我用计诱他,使之与张勋内斗,龙亢岂不唾手可得?” 刘备大喜,“诚如是,则军师首功!” 微微一顿,又问道: “今日军师离得甚远,怎能看清其脸色?” 李翊笑着拍了拍怀中的望远镜,答: “中有此物之故也!” 刘备一拍脑袋,笑道: “险些忘却军师有此穷极千里之物。” 两人相视大笑。 …… 次日,清晨。 李翊亲自领军到城下,但并未着急攻城。 张勋急忙领军赶至城下,准备防守。 见李翊离得远,并未攻城,不知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。 只能先暂时命人按下弓弩,做好防备。 只见一骁骑奔至城下,冲城头上喊道: “吾乃徐州军师,刘将军谋主李翊麾下骑士。” “奉军师之名,想请吕温侯于城下一见。” 吕布闻得李翊点名要见自己,当即准备出城。 陈宫一把将之拦住,沉声问: “温侯何往?” 吕布一怔,答: “你适才难道没听见,李子玉要见我?” 陈宫顿觉无语,人家点名要见你,你就非得去见一面不可吗? “现在我等为外州客将,此前还曾在徐州短暂主公几日。” “身份正是敏感,当要避些嫌疑。” “莫要惹得张勋猜忌。”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