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刘宠,赵云、郭贡三人进宫面见天子。 “臣闻今岁东都大荒,官僚军民皆有饥色。” “故而来此进献酒食,以解王驾远涉风尘,困顿之急。” 一言蔽,军士跪奉酒食,刘宠等人恭恭敬敬服侍天子。 赵云取来礼单奉上,拜道: “禀陛下,此乃刘徐州敬奉的贡品。” 侍中种辑上前接过,将贡品清单交给天子刘协过目。 此番前来, 共带有金两百斤,银三百斤。 兽皮五十斤,饴二十斤。 精盐一百石,丝绸锦缎二十匹,明珠十颗。 另有稀奇之物十车。 如此丰厚的礼单,天子也不由为之动容。 若是换做寻常的大汉天子,富有四海,这种礼品他当然看不上。 可刘协自被董卓扶上位来,便一直身不由己。 寻常有大夫忠臣进献个粮米,都要被拦住不让。 凡有财物,也多是被李傕、郭汜二贼侵吞。 刘协从未真正执政当权过。 “此前朕乘舆过弘农时,为傕、汜二贼所迫。” “杨将军与董国舅力战凉逆,终是不敌,王师大败。” “此役,百官、士卒死者不可胜数,女眷辎重,皇室御物典籍皆被抄掠一空。” “自河东时,朕身边虎贲羽林卫士不过百人。” 说着,刘协上前亲自扶起刘宠、赵云等人。 “然今日朕得如此多的英雄壮士相助,甚愉朕心。” 赵云向刘协介绍了刘备,不仅说了刘备也是汉皇宗室。 同时讲述了刘备在徐州时,节衣缩食,恢复生产。 鼓励农桑,教养百姓。 两年下来,已经恢复至陶恭祖主政一方之时了。 此外,除文治以外。 刘备还领兵击退了觊觎广陵的淮南袁术,援护了朝廷任命的扬州刺史,为朝廷作出了卓越贡献。 闻得此,刘协不禁赞叹道: “不意宗室之中,朕有此英雄之叔。” “今观赵将军勇烈,汉家天下,早晚能够安定。” 正说间,曹操领着一众人也入宫前来觐见。 也不知是有意或是无意,当见到刘宠等人已经在这里时,曹操眼神倏忽地变幻了一下。 但脸色如常,向天子拜道: “臣闻王驾困顿,特来向陛下进献酒食!” 刘协颔首,也出言嘉奖曹操的忠心。 曹操又看一眼刘宠等人,当下也不给他们说话的机会,直接抢在身前,拜道: “启奏陛下,今朝廷播越,新还京师,远近仰望,以冀一朝之安。” “然雒阳残破,是岁大荒,民户不足百家,无可为食。” “目之所及,多有死于颓墙坏壁之间者。” “此地岂能供奉王驾?” “是故臣以为可以移驾他处,不厌众心。” “夫行非常之事,乃有非常之功,愿陛下决计之!” 刘宠与赵云对视一眼,暗道曹操果有抢夺天子之心。 刘协眉头皱起,他东归的目的,本意是为了摆脱傕、汜二贼。 如今二贼已被关东联军击退,他已无后顾之忧。 反倒是雒阳自被董卓焚毁之后,已经残破不堪,甚至连长安都不如。 在这种地方,别说主事理政,便是生活都难以为继。 “诸卿家以为曹卿此议如何?” 刘协开口询问诸大臣的意见。 太尉杨彪提议道: “今关中残破,宫室烧尽。” “百官披荆棘,依墙壁闲。” “群僚饥乏,或饥死于断壁残垣之下,或为兵士所杀。” “此终不是长久之计。” “若能幸驾于别处,乃是上策。” 话落,不少大臣都出来附议。 “臣附议!” “臣附议!” “……” 诸大臣都过得很困顿。 尤其现在朝中掌权的是白波帅韩暹,以及国舅董承。 另一位握有兵权的杨奉,把兵士屯集在了不远处的梁县。 此二人仗着护驾之功,为非作歹,百官担心他们会是下一个李傕、郭汜。 所以都赞成了曹操迁都的主张,先把白波军给摆脱了再说。 刘协也觉得雒阳残破,不好理政,便问道: “那众卿家有何好去处?” 刘宠知道这次断不能被曹操抢先了,赶忙抢在曹操身前,谏言道: “陛下,臣在陈国自保多年,国富民足,民心依附。” “兵强马壮,粮草丰积。” “早在听闻乘舆东归之时,臣便已在陈地修葺城墙宫室,专奉王驾。” “若陛下能够幸驾陈国,以陈地之税赋养兵屯田,修筑工事,经邦济民。” “则朝纲可重振,社稷可修复,汉室可再兴也!” 刘宠一口气,把自己迁都陈地的主张,以及迁都的好处,一口气全说了出来。 显然是做足了准备,就等这一刻。 你!! 曹操气得吹胡子瞪眼儿,迁都的主张是他先提出来的,没想到却被刘宠给抢了先。 “陛下,臣以为此议不妥!” 曹操赶忙出来反驳,谏言道: “陈地国小民弱,兼之粮食转运艰难,不足以自保。” “颍川许县地近鲁阳,城郭宫室,钱粮民物,足可备用。” “臣敢请陛下驾幸许县,惟陛下从之。” 当曹操提出不同的意见时,现场的气氛立马变得凝固紧张起来。 这下, 任谁都能够看出,这帮人是没安好心了。 打着保扶王室,勤王护驾之名过来,实则还是想抢夺天子。 群臣大气也不敢出,目睹两边起争执。 “曹兖州此言差矣。” 刘宠不慌不忙,他知道自己背后并不是只有一个陈国。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