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去年和麋家定下婚约之后,就忙着处理徐州大小各种事务。 实在闲不下来,举办婚礼。 毕竟堂堂徐州別驾,东海望族的妹妹,与方伯军师成婚,不能够草草了事。 不孝有三,无后为大。 刘备可不希望自己的军师无后。 “先生本是山中隐士,过惯了闲云野鹤的日子。” “如今却随备左右,长伴刀兵。” 刘备叹了口气,内疚地对李翊说道。 “遥记得先生初跟备时,只许诺管饭即可。” “然自跟在备身边之后,先生却长留营旅之中,饱经风霜之苦。” “所食者,征尘耳;所饮者,血水耳。” “……唉,兵事伤人伤己,一旦投身其间,再难退还。” “届时转战千里,枕戈待旦。” “纵午夜梦回之时,亦与厉兵鬼卒偕行。” “备实是愧疚不已。” 刘备眼中含泪,自觉自己对不住李翊。 与他相处久了,愈发觉得像他这样檐边起卧,云边住的游子。 不该被自己束于营旅之中。 或许天涯才是他的归宿。 李翊却摇了摇头,“覆巢之下,安有完卵?” “若无主公相救,翊早已死于兵刃之下。” “况今天下纷乱,盗贼蜂起,奸雄鹰扬。” “谁有能够保证自己孤身一人,在乱世之中明哲保身呢?” “翊自愿跟随主公左右,绝无退悔之理。” 刘备闻言,感动地无以复加。 上前紧紧握住李翊的手,垂泪道: “我知军师心意,所以想着待此间事了。” “回到下邳后,便让麋家把与先生的婚事给完成了。” “也好,全我一桩心愿。” 既然把你从你原来的家乡带走,那我便给你一个新的家。 刘备所做的一切,都是希望能够尽可能地补偿李翊。 李翊弯唇笑道: “既然是主公之愿,在下从命了便是。” 说来也怪, 李翊自己整天想的都是怎么帮刘备把徐州搞好。 而刘备则整天想着怎么帮李翊把生活给搞好。 属实是令人忍俊不禁。 “……呼,天色将晚,备就不打扰先生休息了。” 刘备站起身来,准备离去。 他知道李翊喜欢清净的睡眠环境,所以没有对他提出“同席共枕”的要求。 其实,这也真是李翊回绝刘备的借口罢了。 他自是单纯不喜欢跟男人一起睡罢了。 毕竟这个时代关系好的人,就要“出则同舆,坐则同席,寝则同榻”。 李翊已经占了前两个了,第三项实则没必要去占。 “主公路上小心。” 李翊不忘在身后提醒,路段虽然不远。 但天降大雪,地滑,还是得仔细些。 “……呼。” 刘备一打开门,便觉寒气扑面而来。 “今年的冬天格外的冷,若是身染重疾者,怕是熬不过去。” 刘备顶着凛冽的寒风,随口提了一句。 李翊在身后笑道: “托主公洪福,大家身子还算康健,这个冬天很快就会过去。” 顿了一下,李翊又抬头望天,自言自语道: “……不过有人怕是不好过。” …… …… 兖州,东郡。 满城尽是披红挂彩的士卒,军心士气低落。 与吕布的战事已经持续一年之久,可他们却仍得坚持在前线,不得回家看望妻儿老母。 底层士兵不好过,高层领导更加难受。 府衙内,到处都是灵幡素缟,人人披麻戴孝。 正堂内。 一具棺椁摆放正中,灵位上写着军师祭酒戏志才的名字。 曹操扶着棺椁,悲痛欲绝,泪流满面,哭得撕心裂肺。 “……志才啊志才,汝去后,吾更与何人交说知心话?” 曹操一边哭,一边拍打着棺椁。 戏志才算是曹操为数不过聊得来的朋友了。 这一年,曹操顶着巨大的压力,好不容易要熬过去了。 可没想到他的军师没能挺过这个冬天。 戏志才此前所献的,三路兵马包围徐州,将刘备势力赶出豫州的计策,被破解了。 曹操嘴上并未怪罪戏志才,但戏志才内心却倍感愧疚。 他知道自己是将死之人,只盼死前能在为曹操谋划点什么。 可惜精心策划一场,到头来竹篮打水一场空。 戏志才闻说后,病情加重,连床榻都下不得了。 曹操遣府上医者去贴身照料,奈何戏志才还是没能熬过去。 在凛冬的寒风里,病逝在了家中。 “主公,人死不能复生,您莫要哭坏了身子。” “节哀才是!” 曹仁上前宽慰,强行扶着曹操跪坐下来。 侍婢敬上定神汤,曹操一连喝了几大碗才静下心神。 “此汤是用什么药熬得?”曹操忽然问。 “……是,是独活。” 曹仁小声说道。 独活有祛风镇痛,止静抗炎的功效。 可曹操闻言,却勃然大怒,一手将汤药打翻。 “拿走!拿走!” “谁喝这药!” …… (本章完)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