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“既如此,就采用子玉之言,暂时回绝了许子将。” “不过我们可承诺他,若是将来孙策来日进兵吴郡,侵扰吴土,我徐州绝不会坐视不管!” 言外之意,虽然我们没办法配合你出兵夹攻孙策。 但如果孙策将来威胁到了刘繇自身的安全,我们一定不会见死不救。 等于是给了一个独立保证,也算是诚意满满了。 等将来孙策做大,也能够第一时间沟通,好出兵配合。 “我们虽已取下钟离,然袁术势大,想要兼并其淮南领土。” “也不知需费多少年月。” 刘备上来就挑了一个大boss打,虽然有信心能打赢,但对需要费的时间却持保守态度。 像袁术的治所寿春,历史上曹操用了六万人攻打,袁术守城军一万不到。 就这样,曹操都了数月的时间才打下来。 战争会严重拖慢经济发展,刘备只盼徐州不要陷入与袁术的战争泥潭里。 “袁术倒行逆施,加祸淮南百姓。” “主公伐之,乃吊民伐罪之义举也。” “纵然主公不派兵灭他,天也要将之收取。” 李翊安慰刘备,为他提振信心。 他之所以力荐刘备先打袁术,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。 就是袁术的巅峰期就快要过了。 再过个一两年,淮南会发生极为严重的旱灾。 江淮一带民不聊生,许多地方都断绝人烟,出现了大量人吃人的现象。 就连袁术自己麾下的士兵,都处于饥寒交迫的状态。 这样的机会,李翊怎么可能放过? 到时候淮南这块肥肉,绝对不能落入刘繇、刘表,乃至孙策的手里。 李翊劝老刘全力对付袁术,就是为了第一时间把淮南拿下。 好在三国时代的人,有很强的宿命论。 李翊又是刘备深信不疑的世外高人,对他提出袁术命不久矣的谶言还是颇为信任的。 …… 第二日,晌午。 刘备招来了广陵的高层官员,一起来会见扬州使者。 刘备坐主位,李翊坐次位。 其余各级文武官员依次落座。 许劭这些天在广陵也算是日盼夜盼,就盼着刘备回来。 现在刘备刚一回来,第二天就愿意召见他。 许劭欣喜不已,跟着侍从走进了正堂。 刘备挺直身躯,露出仁厚的笑容: “子将先生,请入座。”“谢过使君!” 许劭拱手一礼,款款落座。 尽管刘备已经知晓许劭来意,都还是走流程式地问道: “子将一路远来辛苦,未知来我徐州,所为何事?” 许劭直起腰杆,朝着刘备拱手作了个揖,正色说道: “我主刘正礼乃朝廷任命的扬州刺史,淮南袁术却无端派兵攻我州郡,视朝廷纲纪为无物。” “前日我主在曲阿为袁术部将孙策所败,今已重整旗鼓,打算收复曲阿、丹徒两县。” “久闻刘徐州宽厚仁义,克己奉公,对天子和朝廷皆是一片忠心。” “想来不会视江南百姓的苦难于不顾,更不会坐看袁术欺凌汉皇宗亲。” “因此特派我来向刘徐州求援。” “恳请刘徐州看在扬州数百万百姓的份儿上,出义兵,下江东,扶正统,拒袁术。” “施仁义,助苍生,救万民于水火!” 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无一错版本! 许劭说得慷慨激昂,几乎是要潸然泪下。 以至于把陈登在内的众徐州官员看得一愣一愣的。 都在想用不用这么夸张? 不知道的还以为你主完蛋了呢,现在刘繇的兵马和地盘都是孙策的数倍。 可从许劭口中讲出来,就好像刘繇才是那个快不行了的人。 刘备并未着急开口,而是像陷入了沉思一般,仿佛在做思考。 许劭很懂得道德绑架这一套。 张口闭口都是朝廷,百姓。 说白了不就是两家诸侯间的相互争斗吗? 何况刘繇现在的整体实力依旧比孙策强了数倍。 “子将先生,在下请了。” 李翊站起身来,率先开口。 “子玉先生,有礼有礼!” 许劭当即拱手还礼,他内心里对李翊还是颇为敬佩的。 李翊背着手,眉头轻蹙,佯作为难道: “先生之前来时,便求我广陵出兵丹徒。” “当时我说我主射阳湖阅兵未归,我等不能做决定。” “这只是其一罢了,我广陵不宜出兵还有其二之因。” 许劭微微一怔,只得问道: “在下愿闻其详。” 李翊继续开口: “徐州近年来,屡遭战祸,尤其曹操寇兵来时,更将彭城屠做白地。” “焦土过半,流民四起。” “我主宽厚仁善,不惜以军粮赈济灾民,节衣缩食,箪食瓢饮,方有今日下邳百姓怡乐。” “但子将先生应该也知道,从年初开始,徐州便一直在用兵,未得半日休整。” “远的不说,就单说这淮南袁公路,我等前不久才在广陵将张勋、桥蕤的大军击退。” “似徐州这般情况,只可薄徭轻赋,偃革倒戈,与民生息,恢复生产,实在不宜再起战祸。” “许先生也是天下名士,难道忍见我主救一人而杀一人耶?” 李翊发出灵魂拷问。 道德绑架谁不会啊真是。 陈登也咱起身来,帮腔道: “子玉所言甚是,我等在广陵鏖兵血战袁术,已是为刘扬州分担了压力。” “今刘扬州坐拥大半个江东,难道还对付不了一个小小的孙策吗?”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