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“适才老友已见张飞之勇,料老友之力,能挡张飞否?” “更兼刘使君又有隐士高人李翊为辅,其智略不世出,殆天所授!” “正如张良之翼高祖,范蠡之协越王。” “定策决胜,天下无出其右者!” 郭贡心中战战兢兢,适才张飞之勇他已见识过了。 徐璆重点提到,有张良之谋的李翊,他却还未见过。 不过都说徐州局势复杂,被曹操屠戮之后,更是百里无人烟。 可刘备在徐州,竟把五郡统一,并将这里治理得井井有条、万物竞发。 说没有高人相助,谁信? 徐璆的话还在继续。 “李先生非是只遣老夫一人前来,更又添兵将于沛国。” “以陈汉瑜之才,与老夫同守东阿,则田单之功可成也。” “待刘使君平定青州之乱,调转军头,必来沛国。” “徐州将士皆心怀怨恨,届时纵然刘使君宽厚,又岂能遏制底下人的愤恨?” “郭使君又有几成把握,可保住家小,免于战祸?” “唯君详虑之!” 总结一句话, 等刘备回来了,就算他饶了你。 他底下人,也不会放过你。 到时候,可能会给你来个三族消消乐哦~ 你有多少把握能打赢刘备? 郭贡这时已经汗流浃背了,说话时舌头都有些打颤。 徐璆也就不再吓唬他,转而为郭贡考虑道: “你我皆非人主之才,何不就此同归刘使君。” “一来可将功折罪,保全家小。” “二来梁国士兵,亦得以果腹,不受饥寒困扰。” 徐璆把问题看得很透彻。 他虽然知道郭贡出兵是受人教唆,但郭贡的确有出兵的动机。就是梁国养不了那么多士兵。 郭贡靠着自己本地的名气,一下子便募集到了几万人。 但正如张飞所言,这些士兵虽号万人众。 然可战之兵不过千人,健儿者不过百人。 其实大部分人都是活不下去了,只得投军。 毕竟当兵的管饭,实在不行,还能正大光明的去抢。 不用怕被官府剿,毕竟他们自己就是官府。 要不然以梁国的人口,郭贡怎么可能募集到这么多士兵? “啊这……” 面对徐璆突如其来的劝降,郭贡显得有些犹豫。 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无一错版本! 他性格是干大事而惜身。 这不单单只是在攻城略地上下不了决心。 现在面对关键的站队上,他仍旧不能快速做出决定。 徐璆见郭贡迟疑,补上了最后一刀: “莫非使君不愿屈居于人下?” 不错。 郭贡也是豫州刺史,从名位上跟刘备那属于是平起平坐的。 突然让他去给刘备当小弟,这令郭贡一下子有些接受不了。 “老友啊,我唤你一声使君,乃出于敬意。” “但老友扪心自问,你这豫州刺史之位,坐得安稳吗?” 郭贡面色一红,徐璆这话算是直戳到他的要害了。 虽然郭贡这个豫州刺史,是朝廷任命的。 但毕竟是李傕、郭汜假朝廷的名义任命的。 为得就是加剧关东的混乱,为朝廷朱儁大军东进铺平道路。 郭贡上任豫州,是有违三互法的。 所谓三互法,就是一个回避制度。 简单概括就是,本地人不能做本地的最高长官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