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琅琊。 府堂内,李翊正在设宴款待臧霸等泰山将。 此次北上,老刘专门准备了大量牛酒,就是用来犒赏泰山军士的。 而李翊则以军师身份,亲自出面,陪众人饮酒。 得益于此,泰山帮从上至下,无不感念刘、李二人君臣之德,纷纷欲效死力。 奈何刘备惯行李翊坚守不战的策略,只得按下心中怒火。 李翊向臧霸敬酒,安抚众将情绪。 “来,臧骑督,翊再敬你一杯。” 李翊这一年中喝得酒宴着实不少,对古代这酒中礼仪已是轻车熟路。 臧霸对李翊还是颇有好感的,他们之所以能留在琅琊,多亏了李翊保举。 “谢军师。” 臧霸谢过,将盏中美酒一饮而尽。 “……诶,我此前不是说过了吗?” “在军中称职务,私下里,你我无须这般客套。” 臧霸啧啧称奇道: “徐州果然是人杰地灵,竟有先生这样一位奇人高才。” “吾观天下运筹决胜,一时人杰,未有如先生者。” 李翊听罢,并不以为然。 倒是刘备心中暗自有几分得意,仰头大灌一杯。 许是酒兴上来了,刘备也向李翊袒露了自己的真情实感,握住他的手,正色说道: “吾与子玉情同鱼水,契若盐梅。” “正如高祖之得张良,似汉光之逢邓禹也。” 刘晔这时大步流星地走了进来,难掩脸上兴奋之色: “主公!袁谭可击也!” “袁谭可击也!” 听到这话,最激动的反倒是臧霸等琅琊诸将。 一个个都兴奋地站了起来,摩拳擦掌。 刘备也精神大振,兴奋地看向李翊。 李翊则淡淡一笑,望向刘晔: “子扬可探查清楚了,消息属实否?” 刘晔嘴角微微翘起,自信地说道: “何须探查?” “适才我于城头,观得袁军旗帜变动,必是徐徐拔营,意欲暗中撤军。” “想是太史慈、徐盛两位将军已成功绕袭,那位袁大公子慌不择路,准备逃了。” 其实在徐盛、太史慈提前出发后,李翊便叮嘱过刘备,要派探子严密监视袁军动向。 只要一有袁军拔营迹象,便证明徐盛他们绕袭成功了。 现在探子还未回报,刘晔仅观其大营,便知其要撤军。 果真是一位才策奇士。 “……如今袁谭粮道被断,自然要火急火燎地撤军回援。” “我军也该马上出击了,不然袁谭一旦回去,太史慈、徐盛二位将军便将陷入险地。” “只要与两位将军配合,袁军首尾不能相顾,必然败北。” 李翊洋洋洒洒,运筹帷幄的模样,刘晔看在眼中,忍不住赞叹道: “晔平生用谋,多出奇策。” “今军师令太史慈二位将军海上绕袭,饶是晔闻之,也觉胆大非常。” “以晔观之,军师才是真正的世之奇士,可比良、平!” 刘晔平生用计都是习惯用险招,但跟李翊这招海上绕袭的计策比起来,他还是太保守了。 饶是他这么自负的人,都不得不佩服李翊艺高人胆大。 从用人,到选船,再到两边之间的默契配合。 只要稍有差池,都将万劫不复。 这中间每一个细节,李翊层层把关,无一缺漏。 使人观之,好不叹羡! 刘晔佩服之余,心中又在暗想: “我本为汉皇宗亲,却非人主之才。” “今刘玄德同为宗室,有雄才而甚得众心。” “张飞、关羽者,皆万人之敌也,为之死用。”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