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刘备当即发令: “速去传命广陵太守陈登,令其做好防备,务必在我重返下邳之前守住。” “其在广陵,可便宜行事,不必报我。” 随后, 又命简雍马上出使河北,面见袁绍,备言袁谭背刺盟友的无耻行为。 最后,命关羽留守下邳。 考虑到他不喜欢与士人打交道,李翊建议留鲁肃在其身边辅佐。 鲁肃本为游侠,又有真才实学,两点都是关羽所喜欢的。 二人相性相合,可互补缺漏,相得益彰。 刘备做事雷厉风行,然后便是考虑出兵的问题了。 袁谭出动两万大军,中间还夹杂着一支千人左右的骑兵。 这放眼整个天下,都是一支强横的军团。 刘备预估,要想快速击退袁谭,少说也要出动一到两万人才行。 只是起大军的一个缺点,就是发兵发的慢。 因为要调动各营军队,还要调配粮草辎重,中间会耽误时间。 而对老刘而言,他现在最需要的就是时间。 李翊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,便建议道: “主公可还记得子敬从扬州购回来的斗舰、艨艟吗?” “今既有战船,不妨走水路。” 刘备颔首,又道: “走水路确实更快,只是战船不多,恐不能运送大军。” “来回两趟,又要耽误日程,粮草补给也会跟不上。” 李翊便道: “既如此,我等只带少量人马北上琅琊。” “然后就地征用琅琊的兵马来御敌。” 因为之前收服臧霸时,李翊让泰山帮把家眷都送到了下邳。 所以老刘便放心地让臧霸仍然坐镇琅琊。 毕竟他们这帮泰山兄弟在琅琊也干了些年头了,比较熟悉那里的人文地理环境。 臧霸手上的士兵,都是从泰山征召的山地步兵,还是很能打的。 随后刘备征调赵云为先锋,田豫为次锋。 自率下邳本部郡兵三千人,乘船北上。 以麋竺代理州中事务,王脩、孙乾辅之。 曹豹率领本部丹阳兵,负责运送粮秣军械。 出征前,李翊又单独找到太史慈、徐盛。 “军师有何吩咐?” 太史慈身长七尺七寸有余,美髯须,猿臂善射,弦不虚发。 此前孔融将其母亲一并带到徐州来,李翊托其母作书传唤太史慈来投。 太史慈接到母亲书信后,便从扬州半道而回,在刘备麾下做一都尉,负责训练新兵。 历史上的太史慈虽然投靠了孙策,但更像是半个诸侯。 因为在刘繇死后,他接领了他的部队,孙策并未要求充公。 而是独立领军,坐镇一方讨伐刘磐。 所以陈寿将他和刘繇、士燮放在一起列传,都进的是驱除列传。 “此役我军将北讨袁谭,诸公知否?” “当然!袁谭背信弃义,刘使君兴仁义之师,伐无道之主,必然成功!” 太史慈义愤填膺,他平生最恨背信弃义之人。 “善!” 李翊负手而立,凝视不语。 俄顷,缓缓开口说道: “今我主以三千之众北上,汇合泰山军,北击袁谭。” “此战须得速战速决,拖延不得,否则南徐恐为袁术侵吞。”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