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李翊开口解释,“在下只是提出了一个战略方针,并不说现在就要打出去。” 没那金刚钻,就别揽那瓷器活。 这个道理李翊还是懂的。 “那先生的意思是……?” “攘外必先安内!” 李翊正色说道。 嘶…… 这个回答就更模糊了。 若说安内,刘备已经把徐州各派,该安抚的安抚,该拉拢的拉拢,该打压的打压了。 接下来,只能靠时间来慢慢检验了。 徐州还有什么问题是需要马上安定的? 刘备想了想,问: “先生说的可是曹豹?” 李翊摇了摇头,“自彭城一败,丹阳派锐气尽失,短时间内已掀不起风浪了。” 刘备又想了想,答: “莫不是说广陵,此地多处县乡倒向袁术,陈元龙未必能够压制。” “万一袁术侵吞了广陵,则能直接威胁到下邳,此可为当务之急?” 李翊失声一笑: “主公莫要小觑陈元龙和他背后的家族,此子手段多的很。” “有他在,广陵不过疥癞之疾耳。” “何足道哉?” 刘备陷入沉思,过了许久,才缓缓开口: “琅琊。” 这一次,李翊终于点头。 刘备却并未松口气。 徐州五郡国,下邳、琅琊、广陵、东海、彭城。 其中,彭城和下邳在刘备手中,牢牢控制着。 广陵已经派了陈登前去压制。 而李翊与麋家的联姻,使东海势力已经倒向自己这边,不足为忧。 那只能是北方琅琊的臧霸了。 刘备为何没有如释重负? 因为他对于臧霸,一直是采取怀柔之策的。 琅琊虽然名义上是徐州的一个郡,但事实上已经成为臧霸割据一方的根据地了。 等于臧霸就是琅琊的一个诸侯。 与其说刘备没有顾虑臧霸,倒不如说他一开始就没有把琅琊划进自己的统治范围内。 徐州的北面儿,还有东北面儿,都是刘备主动让给了臧霸和昌豨。 证据就是刘备主动把徐州的治所从东海迁到了下邳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