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刘备识人的眼光,在三国里绝对是独一档的存在。 甚至说是曹孙刘中的第一档也不为过。 这得益于刘备的出身环境,他早年是游侠出身,接触了大量的豪侠游民。 后来又师从大儒卢植,接触了许多士绅名流。 等于刘备把社会底层到社会高层的各阶级人士都接触了一遍,见过形形色色的人后,自然使得他拥有很强的识人能力。 刘备对于这个自己亲手救下来的少年郎很有好感,他相信这个少年人绝非常人。 不单单是因为他相貌出众,更是因为他临危不乱的处事态度。 寻常人被贼军追杀,早都吓得肝胆俱裂,六神无主了。 但这少年人在被自己救下后,显得从容不迫,表情淡然,丝毫没有被吓到。 这显然不是寻常之人。 回到郯县,刘备为李翊斟了一杯热茶,细心问道: “恕备不揣冒昧,如今曹操攻徐州,所过多所残戮。” “小郎为何单身在外,须知这世道人心险恶,纵然不死于乱军之手,遇上个狼虫虎豹也要吃人哩。” 李翊接过茶盏,暗想自己现代人的身份肯定不能透露,须得胡掐个由头使刘备相信才行,便道: “不瞒使君,在下自幼随高人在山中修行。” “餐风宿水,卧月霜眠,倒也过得日子。” “只因去岁曹操征伐徐州,所过多所残戮,家师不忍见此惨状。” “故临终嘱我下山,寻一明主辅佐,以成大事。” “在下料理完家师后事之后,便下山去了,不想路上遇上曹军。” “幸得被使君遇着,不然小子合该死矣!” 话落,李翊再次起身,向刘备表达谢意。 刘备喜出望外,这小郎竟是一位隐士高人。 那么他衣着相貌的古怪便能够解释的通了。 之所以如此高兴,是因为刘备对人才太渴望了。 他身边的关羽、张飞皆乃熊虎之将,虽是万人之敌,却无人能够尽用其才。 发小简雍,及新加入的孙乾皆乃白面书生,并无经纶济世之才。 尽管刘备还不知道这少年人是否便有真才实学,可哪怕只有一丝丝的希望,他也愿意努力去争取。 “原来先生竟是一位隐士高人,失敬失敬。” “未请教先生大名?” 李翊拱手答道: “在下李翊,表字——”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