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他们父子俩都认为盐铁乃是百姓日常生活所用之物,就当以便民为主。 这也是大唐盛世能起来的基石啊! 所以才出现了长孙无忌这个老阴比的家族,成了长安城最大的制铁贩子这档子事。 “老李,你我都是商人,虽说商名不是那般光正,但我们一单生意可能就是一家农户一年甚至里面的收入。” “可实际上商人纳的税额也并没有多少,再加上许多逃税漏税的情况,差不多只有单单每人两石粟米,六十尺绢和些许粮食罢了,加起来半贯钱都不到……” “为何太多人看不起商贾之士?还不就是因为商贾不事生产,却能锦衣玉食,农户整日劳作却粗茶淡饭,贫苦耕种?” “所以,从商户身上收商税才是解决国库空虚最好的办法!” 几人皱眉,唐苏凡说的自然在理。 但商税事小,但若是后面引起什么连锁反应那才是事大啊…… “但其实,商道愈发兴盛才能让生产更加积极,工坊才能更多,那么农户也可以从此受利。” “就以咱们得酒坊为例,酿酒需要大量的粮食,那么市面上粮食少了,我们是不是就得加价收购?” “那么农户是不是每年就能多赚些银钱?” 唐苏凡想了想,继续说道。 “毕竟市场上的粮食就那么多,我们要,粮商也要,那就看谁出的价钱高了!” “同时,因为工坊的增加,劳动力需求的增加,倒买倒卖都需要大量的人力,那么农户们只要手脚勤快,是不是就能在农闲时多一份收入?” “商税的妙用就在于此,朝廷收了我的税,自然就得保证我的生意平稳进行。” “那商人也能大肆招人,大批生产,他不收我税我还提心吊胆,担心哪天朝廷把酒业给专卖了呢!” 李世民隐隐皱眉,随即说道:“你说,万一哪天陛下看见了咱们酒业的利润,真的将酒业专卖了呢?” 好多朝代不都是盐铁酒朝廷专卖嘛?那其中利润,确实动人心魄啊…… 唐苏凡坚定的摇了摇头:“其他皇帝可能会,但我相信李二肯定不会!不说其他,咱们这皇上刚刚登基就解了禁酒令,以民利为先,这等品德和认知,那就不是别的皇帝能比的~” 虽说李二老了确实脑子有点发昏,追求什么长生享乐,但李二登基为政这些年的为民勤政精神,还是可圈可点的。 李世民听着听着,眼神猛的一瞪,顿时如同吃了二十斤滋补鹿肉一般精神雄壮,胸膛蹭的一下就挺直了几分。 听久了这小子的冷嘲热讽,突然来着这么中肯高昂的一句,一时间还真让朕感动啊。 嗯~这小子,是真以前看错他了! 还是会说人话的啊(T_T)! 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(本章完) (本章完) 第(3/3)页